若要了解 OLED 电源供应如何及为何会影响显示器画质,必须先了解 OLED 显示器技术及电源供应需求。本文将说明最新的 OLED 显示器技术,并探讨主要的电源供应需求及解决方案,另外也介绍专为 OLED 电源供应需求而提出的创新性电源供应架构。
市场环境
各大手机公司现在都推出一款或多款采用 OLED 显示器的机型,Sony 则率先量产 OLED 电视,其它多家公司也推出首款样品机种。OLED 显示器具有广色域、高对比度、宽视角及快速反应时间等特性,这使得这类显示器相当适用于多媒体应用。自体发光的 OLED 技术不需要采用背光,而且耗电量视显示内容而定,其耗电量远低于使用背光的 LCD.面板尺寸加大之后,OLED 的高画质特性更为明显,因此愈来愈多 OLED 面板的显示器尺寸都大于 3 ,而未来的应用层面仍将以电视面板为大宗。另一个 OLED 显示器市场是软性显示器。目前 OLED 及电泳显示器技术的前景相当看好,应用于电子阅读器的电泳或双稳态显示器需要提升色彩质量。另一方面,在使用完全软性材质的情况下,OLED 显示器目前仍不适合量产,这主要取决于背板技术的发展。
背板技术造就软性显示器
高分辨率彩色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AMOLED) 显示器需要采用主动式矩阵背板,此背板使用主动式开关进行各像素的开关。目前液晶 (LC) 显示器非晶硅制程已臻成熟,可供应低成本的主动式矩阵背板,并且可用于 OLED.许多公司目前正针对软性显示器开发有机薄膜晶体管 (OTFT) 背板制程,此一制程也可用于 OLED 显示器,以实现全彩软性显示器的推出。不论是标准或软性 OLED,都需要运用相同的电源供应及驱动技术。若要了解 OLED 技术、功能及其与电源供应之间的互动,必须深入剖析这项技术本身。OLED 显示器是一种自体发光显示器技术,完全不需要任何背光。OLED 采用的材质属于化学结构适用的有机材质。
OLED 技术需要电流控制驱动方法
图 1 是仅显示一个像素的简易电路示意图。OLED 具有与标准有机发光二极管 (LED) 相当类似的电气特性,亮度均取决于 LED 电流。若要开启和关闭 OLED 并控制 OLED 电流,需要使用薄膜晶体管 (TFT)的控制电路。
图 1.简易的主动式矩阵 OLED 单一像素控制范例 (ITO 透明导电膜)
在图 1 中,晶体管 T2 是开启和关闭像素的像素控制晶体管,这类似于其它任何主动式矩阵液晶显示器技术。T1 被当作电流来源,电流就是由此闸极电压源所驱动。储存电容为 Cs,它用来维持稳定的 T1 闸极电压,并锁定供应电流的大小,一直到像素被重新配置。在图 1 中,简易的单一晶体管电流源具有重大的成本优点,因为只需要两个晶体管。这类简易电路的缺点是电流会产生变化,变化的因素包括过程变化及 Vdd 电压变化。OLED 电源供应电路通常提供 Vdd 和 Vss 两种电压电源轨。电压轨 Vdd 必须达到极严格的调节效用,才能发挥最佳画质并避免影像闪烁。Vss 通常是负电压,其电压调节准确度可降低,因为此电压较不会影响 LED 电流。图 2 显示 Vdd 对于 OLED 显示器所产生的电压波动效应。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