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中国电子零件网 全球商人集结地 国际贸易商品城

企业总数: 10308 供应信息数: 212583 求购信息数: 705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直播jrs » 商情速递 » 正文

全程电子商务:一朵能下雨的中国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24  浏览次数:190
核心提示: 神马都是浮云。  这是在颇有数列美感的2010年诞生的网络流行语。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这竟也是当下IT业内对云的热衷和追捧的真

    “神马都是浮云”。

  这是在颇有数列美感的2010年诞生的网络流行语。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这竟也是当下IT业内对“云”的热衷和追捧的真实写照。无论是海外厂商还是国内领军IT企业,现在真的是到了“神马(什么)都是云,人人皆说云”的境地了。只是与“先进人士”的激情洋溢不同,更多的普通人还都在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云,反倒有“都是浮云”的感觉。谁知道2011年又会刮起哪阵风?飞来哪朵云?更不知道哪朵云彩会下雨呢?

  从十多年前的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托管模式,到后来的SaaS(软件即服务和服务即软件),再到如今包含XaaS(IaaS(基础设施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的云计算概念,大多都来自于喜欢概括一切的大洋彼岸。而追随先进人士倡导的概念便成为我们“进化”为先进人士的重要一环。而在我看来,这些逐步演进的概念并非一切推倒重来,只是我们不断逼近事物本质的不同认识阶段而已。从这些英文缩写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新概念都离不开一个英文字母S,即Service(服务)。也就是说,无论在概念上如何天马行空、云中漫步,都离不开“提供服务”这一重要基础。所谓“能下雨”,就是指能够提供客户需要的、也能够接受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在得到客户欢迎的同时,企业也自然能得到快速发展。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全程电子商务就是这样一朵“能下雨”或者“已经在下雨”的云。它在2010年的蓬勃发展表明了它受到了客户的欢迎,也得到了业界的共鸣。难得的是,它还是一朵地地道道的“中国云”。

  消费模式巨变“倒逼”产业链管理升级

  随着Groupon被Google估价到60亿美元后,团购市场的激情在2010年被彻底点燃。无论是门户中的搜狐、腾讯,SNS中的千橡,还是业务专注的美团、拉手、糯米团等,均在进行“圈地运动”,力图以规模和市场覆盖率取胜。

  再看看2010年底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忙碌的身影和白领们频频收获的大小包裹,网购热潮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几乎所有领军B2C购物网站都推出了花样翻新的促销活动,好不热闹。

  更不用说占据80%的B2C市场的淘宝网。淘宝商城、淘宝电器城在光棍节上演促销亿元销售的奇迹;苦心经营多年的麦考林、当当网登陆资本市场;凡客诚品、红孩儿、好乐买在各自领域异军突起;京东商城豪言销售目标400亿元。电子商务市场在2010年又大大向前迈了一大步。

  需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所谓引领潮流,就是准确掌握了客户的某种需求,而实实在在地赢得了更多拥趸。任何看似简单的生活变化,都意味着支撑这个生活平衡的一个更大系统的运作、推动和再平衡。每一项创新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影响着周围的一切,所谓“蝴蝶效应”就是如此。在解决了支付、交付和信用等难题后的电子商务热潮已经像水银泻地一样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网购早已不是时尚,而成为生活的常态。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12.7万亿元人民币。从2010年到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40%左右的年增长率。中国电子商务在过去十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在未来10年还将呈现井喷式发展。

     早在2006年,金算盘软件董事长杨春就曾推断:实体专卖店将变成精品展示馆,而真正的销售都会在网上达成。如今,这已经变成了不少“网购控”的公开秘密:到实体店看样体验,到网上下单订购。已经尝试过几次电子商务的国美电器,终于在2010年11月22日痛下决心,控股一家网上电器商城-库巴购物网80%的股份,推出全新电子商务平台,再次打造电子商务战略。2010年12月8日,吉利汽车在淘宝精品商城中卖个性化汽车的消息,更是把“网货”的范畴大大扩展了,意味着大宗、复杂商品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向网购的平台。

  尽管以网购为代表的消费模式并非电子商务的全部,但由此引发的新商业模式竞争却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你热爱的网店业主们可能为如何更快更好地提供服务,正在与他的上游供应商们商议组成一个有效的协同联盟:信息共享,降低成本,扩大营收。与此同时,他的上游供应商也正在做同样的事情。消费模式的变化势必带来供应模式的变化,而这种由终端引起的变化也势必传导到供应商、制造商,从而带动整个供应链的商业模式的变革。数量不断攀升的各色网购活动背后,正牵动着无数相关利益者的生活和生意。

  “把处在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重组为一个产业集团是很多大型企业新一轮调整的主要模式,原来按地区组建的分公司都被打乱重新组合,这反映出企业高层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战略思考。”有着众多央企客户的金算盘公司对客户的变化感受至深,杨春表示,“终端用户的选择可以很快地传递到上游企业,使整个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大大提升。云计算技术使原来不同地域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顺畅,而民航、高铁、公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使物流的速度更快,成本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很显然,企业经营者的关注视野已经从单个企业转向了整个供应链,竞争重点也从一个一个企业的“单兵作战”到了整条供应链的运筹帷幄。电子商务的应用也从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网购(B2C)模式,传导到更大规模、影响更为深远的企业间大宗交易的B2B模式,而且这种模式覆盖了整条供应链,甚至是整个“供应链网络”。

  与此同时,区域特征明显的产业集群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杨春认为,物理上的产业集群将更趋向于虚拟化。即各地积极上演的招商引资,将从配套产业园转向面向全国、甚至全球的虚拟配套和实体企业相结合的模式。无论本地区是否拥有行业龙头的“链主”企业,都可以发挥所长,把虚拟产业链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达到了掌控这条产业链的目的。

  相对于个人应用的云计算模式,企业级的云计算应用则更为复杂,还存在很多未知的不确定性。但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应用方案却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向。

  管理模式巨变“催熟”全程电子商务应用

  消费模式巨变带来了企业战略的重大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的升级和调整,原先只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的ERP系统显然不能满足这种变化的需要。

  上ERP?还是上SCM?这是个问题。

  2007年,长期从事跨国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菱通公司董事长曲立东给我们提出了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他在各种公开场合大肆宣传“小企业没必要上ERP”的论断堪称惊世骇俗,而他自己却有着充足的理论依据。“ERP解决了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而中小企业只是整个供应链中的一环,其采购、销售的计划都听命于规模更大、处在链主地位的大型企业,上ERP的意义远远没有加入到大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管理中来得重要。” 更多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待自身需求的企业开始渐渐理解曲立东的理论了。

  金算盘董事长杨春则认为仅仅强调供应链是不够的,而应该从商务的角度来看待供应链管理的深刻变革。“全程电子商务”是一个合适的概念和平台,有别于传统意义上仅限于网购(B2C)或者商机撮合的传统电子商务(简单的B2B)的电子商务平台。而从管理的角度看,ERP的应用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或上升到包含客户和供应商网络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阶段。但是,单纯地靠供需双方之间的接口不足以解决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实时协同的需求,需要站在整个供应链的高度重新设计规划新的商务和管理平台。杨春定义的“全程电子商务”概念,就是覆盖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支付、管理、沟通、协同、物流等全部环节的系统商务平台,是在经济全球化、专业化和云计算网络技术大发展的前提下的一个必然结果,将大大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

[1] [2] 
 
关键词: 天马 电子商务 电器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