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中国电子零件网 全球商人集结地 国际贸易商品城

企业总数: 10308 供应信息数: 212583 求购信息数: 705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直播jrs » 商情速递 » 正文

物联网等新技术将走向商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9  浏览次数:149
核心提示: 在我国,物联网发展一度出现了国内比国外热、媒体比市场热、政府比企业热、股市比投资热、教育比科研热、包装比创新热等现象。

    “在我国,物联网发展一度出现了国内比国外热、媒体比市场热、政府比企业热、股市比投资热、教育比科研热、包装比创新热等现象。亟待国家层面对物联网发展进行布局,同时加强在电网、交通、物流、数字医疗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委员3日表示。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国家将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

    经历了2010年的复苏,2011年对于信息技术厂商而言将是极为重要的一年——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宏观政策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持续支持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市场的高速成长。近几年一直被频繁提及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设备与应用、社会化网络服务及商务智能等,也将从早先的概念普及和实验开始逐步进入市场化、产业化阶段。

    发展倍增器

    去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中明确列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巨大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广乾日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认为,在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特殊地位: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是对当前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将极大促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为其他六大新兴产业提供基础和支撑,与其他新兴技术融合得越深入、密切,对其他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离开新一代信息技术,一些产业根本就难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理应成为促进各行业发展的倍增器。”

    李广乾特别提到物联网,认为它是未来中国转变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领域。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国内物联网系统架构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感知芯片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三大运营商相继推出手机钱包、一卡通、公交视频等产品,智能电网、交通等国家重点项目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十大物联网应用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作为包含多个产业及核心技术在内的产业集群,物联网的发展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显然至关重要。

    不能“拔苗助长”

    正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技术多、应用范围广,与传统行业结合空间大,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远远超出本行业的范畴,其中某项核心技术一旦取得突破,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李广乾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不能“拔苗助长”。

    “我对当前国内物联网发展的现状感到担忧,因为大家都太急了。一般来说,物联网被划分为感应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不过我国在这三个领域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以现有的部分技术的应用来看,由于体制限制,也难以建立一个能够较好促进物联网整合发展的产业链条。现实中,一些打着物联网旗号的所谓项目,纯粹就是‘盗名欺世’。”李广乾表示,在物联网应用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脱离市场发展规律的倾向。从发展趋势来看,“十二五”期间,物联网的应用仍难以全面展开,更的会是在一些时尚IT产品、航空、汽车以及军事应用等领域取得较好业绩。

[1] [2]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