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中国电子零件网 全球商人集结地 国际贸易商品城

企业总数: 10308 供应信息数: 212583 求购信息数: 705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直播jrs » 商情速递 » 正文

两岸联手合作突破韩日OLED大厂的专利封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21  浏览次数:225
核心提示: OLED电视凭借其材料自身所带有的优势,早已被各大家电巨头看好。在OLED电视领域,最早涉及OLED产业厂商之一的索尼,曾一度推出

    OLED电视凭借其材料自身所带有的优势,早已被各大家电巨头看好。在OLED电视领域,最早涉及OLED产业厂商之一的索尼,曾一度推出过多款OLED小尺寸显示设备,并于2007年率先在全球推出11英寸OLED电视,因价格过于昂贵,造成滞销,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索尼一直没有找到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索尼在今年3月底宣布,停止OLED电视在日本市场的生产和销售。

    随着三星将AMOLED显示器应用在自家出产的智慧手机上,这种优异的显示技术再度受到市场关注。而为了不让南韩业者在该领域独大,两岸相关业者决定联手抗韩,日昨(16日)已在上海签署OLED产业、电子设备产业等两项合作协议,未来透过分工,预计可提升两岸在OLED产业的相关技术与规模,共同压制韩国厂商过高的气焰。

    据了解,OLED又分为主动矩阵(AMOLED)与被动矩阵(PMOLED)两种,PMOLED省电但反应较慢,适合照明应用,因此逐渐向照明领域发展;AMOLED则因为反应快速,适合应用于显示装置,被视为是未来取代液晶面板的不二人选。

    由于AMOLED生产线的折旧摊提期间较长,产能成长期也较LCD更久,这样的特性使得更早投入AMOLED产线、并掌握LTPS制程技术的厂商,将拥有最大胜算。目前AMOLED产业中,只有三星电子有能力进行量产,LG、友达和奇美虽然正积极筹设生产线,但最快也得今年底前才能量产。因此目前在AMOLED领域,三星已经遥遥领先其他对手。

    两岸联手合作,目的当然是不希望全球OLED市场被三星吃死。专家指出,由于OLED产业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良率、材料利用率,以及设备等问题,亟需两岸相关业者共同努力,以突破韩、日等OLED大厂的专利封锁。

    专家说,台湾优势在于技术较为领先,中国大陆优势则在OLED零组件供应链,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然而韩国厂商拥有庞大知名度并对全球市场虎视眈眈,并不好惹。由于大陆拥有庞大市场,又愿意投资,一旦两岸进行分工合作与整合,将会产生庞大的加乘效果,有可能突破韩厂的独大局面。也因此,两岸才会积极催生OLED与电子设备产业联盟。

    根据Display Research的调查指出,2008年OLED全球规模约6亿美元左右,平均每年成长率达33%。预计2016年可达到6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0家厂商陆续进入OLED生产,一些产品已经批量上市,主要为韩国、日本、美国、我国台湾地区。

  进入2009年以后,AMOLED市场增长趋势更明显,全年AMOLED出货量达7560万片,市场收入达8.4亿美元。据DisplaySearch估计,OLED产业市场营收的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33%左右,到2016年,市场规模可达到55.9亿美元左右。

 
关键词: LG LED OLED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