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日本芯片企业的销售收入约为638亿美元,约占全球芯片市场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3月11日日本发生的大地震,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其中,半导体芯片、液晶面板等日本优势IT产业,在这次地震中受损较为严重。加上电力供应、运输受到的影响,全球IT产业链都因为这次日本大地震而出现波动。
日本芯片公司位于该国东北部的众多工厂正在缓慢恢复生产,此前的日本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电力中断曾经迫使这一地区的多数工厂停产。
据了解,因地震、海啸灾难关闭的部分日本芯片工厂已经恢复生产,但其他工厂则仍然面临电力短缺等问题的困扰。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芯片业最关注的问题是地震和海啸灾难对全球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的影响。尽管未来数个月内有些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但部分工厂恢复生产就是一个信号: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全球第二大300毫米晶圆供应商信越化工(Shin-EtsuChemical)表示,地震后关闭的4家工厂中的2家已经恢复生产,该公司仍然在评估另外2家工厂的损失,正在将一家工厂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位于日本其他地方的另外一家工厂。据瑞银称,日本占全球300毫米晶圆市场的72%。
日本DRAM内存芯片厂商尔必达表示,在因地震造成的停电事故短暂关闭后,位于日本东北部的一家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已经恢复生产。这家工厂没有遭到破坏。信越化工和尔必达都表示,电力供应仍然是个问题。
不过,即使地震导致的设施损坏已经修复,持续的电力供应不稳以及材料短缺依旧导致这些工厂无法全面投产。
芯片厂商通常需要昼夜不停地生产,而且由于部分芯片设备由很多机器组成,因此一旦关闭,通常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恢复。除此之外,每次启动整个生产线,都必须要对所有的机器逐一检查,以确保稳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