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针对物联网关键技术标准,我国在2009年成立了传感网标准工作组,目前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已立项14个项目组,标准化工作组单位已扩大到100家。近期,我国成立了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制定物联网的体系标准,逐步形成基础标准和应用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体系。
“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标准。物联网研究和建设,我国起步早,在这一波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我国与国际同步,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并做到部分领先,这将改变我国在前两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落后的局面。”已是国家传感网标准工作组和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化工作组双组长的刘海涛强调说。在这位已在物联网领域摸爬滚打超过10年的科学家眼里,标准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国家主权的一种体现。基于这样的认识,由刘海涛领军的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在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已立项2项行业标准,4项国家标准;并正在推动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WG7的成立,在3个项目组中占据1个主编辑席位和2个联合主编辑席位。
3月31日消息,物联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备受政府及社会各界重视,物联网产业市场前景无限,政企纷纷瞄准物联网应用,开刀阔斧大干起来,然而我国物联网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现状存在六大问题:
一、我国物联网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但整体创新实力有待提升;
二、主管部门已开始规划,但亟须统筹协调;
三、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涨,但方向尚不明确,虚火过旺;
四、科研活动活跃,但企业参与热情不高;
五、物联网核心技术缺失,高端芯片依赖进口;
六、物联网技术标准未定,企业各自为政。
目前物联网技术标准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均处于初创阶段,尚未形成一整套技术体系。国际各标准组织之间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也缺乏协作和跨国合作。多位业内人士提到,物联网发展不能一味求快,标准问题必须解决,没有标准就是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