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一家公司或产品服务等出现问题时,该公司将会尽量抢在媒体大肆宣扬之前,正式发布简短声明。这些官方声明往往包含两点内容:我们已获知这一问题的存在,并承诺稍后公布更多信息。然而,面对重大问题,苹果并没有遵循普遍的规律。回想起去年的天线门,如今苹果对定位门危机的应对与去年一样。
人们期待着苹果能出来告诉公众“我们已经获知定位追踪问题,将很快发布修复”,可是苹果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在发布官方声明之前,留给媒体一周的时间任意报道。但与此同时,苹果悄悄着手调查了此事。媒体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尽情发挥,不时曝出各种醒目的头条,比如新西兰先驱报的头条《提醒:iPhone可以跟踪您》。同时,用户的诉讼指向苹果,美国参议院和监管机构纷纷要求苹果对此作出解释,甚至连《南方公园》动画片也出来添乱,恶搞苹果。
终于,苹果冷静镇定地发布了他们的调查结果,很快,大部分媒体的指责声渐渐平息。问题是,为什么苹果在媒体危机来临时选择了这样的应对手段?这样做需要冒很大的风险。索尼最近在应对PS网络被黑一事时也采取了同样的应对措施,但结果却被认为是最失败的回应。
苹果对这两次“门”的处理手段也能看出苹果对待媒体报道的态度如何。换句话说,媒体越是肆意渲染当前形势,越是指责苹果应该如何如何解决,苹果就更有可能不予理睬,关起门,直到亲自查明真相才出现在公众面前。以iPhone 4信号门为例,当用户以某种方式握住iPhone 4时,信号会减弱,但手机功能正常。当时,大量媒体纷纷指出这是功能失误,认为苹果应该召回iPhone 4。这会令苹果损失数千万美元。可是,苹果向公众展示了iPhone 4天线以何种手势握着才会减弱信号,并免费提供iPhone 4 Bumper边框保护套,随后继续大量生产iPhone 4。
媒体对这次的定位门事件同样也渲染得非常可怕:苹果随时随地在追踪你,无论在公众场合还是在自己的家里,你再也没有安全感。但事实并没有如此可怕。苹果发表声明称,他们只是在收集多方来源的匿名Wi-Fi热点数据,并不是用户的准确方位。随后,苹果承诺将很快发布软件更新进行修复,避免数据永久保存在手机。
苹果将如何应对下一次媒体危机,相信大家都非常想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媒体越是大肆宣扬,甚至引来国会的质问和用户的起诉,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就越是冷静,不会立即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