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中国电子零件网 全球商人集结地 国际贸易商品城

企业总数: 10308 供应信息数: 212583 求购信息数: 705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直播jrs » 商情速递 » 正文

太阳能电池产业:产能攀高 整合加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25  浏览次数:259
核心提示: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王世江光伏电池产量持续增大产能将再创新高在全球光伏市场的强劲需求带动下,大型光伏企业纷纷扩产,全球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王世江

    光伏电池产量持续增大产能将再创新高

    在全球光伏市场的强劲需求带动下,大型光伏企业纷纷扩产,全球光伏电池产能将再攀新高。

    据统计,201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7GW以上,比2009年的7.3GW增长了132%。在光伏市场带动下,光伏电池产量也持续增大,2010年全球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1GW,与2009年的10.5GW相比,翻了一番。其中尚德公司以1.572GW的产量排名全球首位,而中国晶澳太阳能公司则以1.46GW的产量超越美国FirstSolar公司,位居全球第二。全球产量比较靠前的10家电池片企业名单如表1所示,在这10家电池企业中,中国大陆有4家,而台湾地区则有2家。这10家电池片企业的总产量达到11GW,占据201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近64.7%。

    在全球前7大光伏组件企业中,中国无锡尚德以1.572GW的产量超越美国FirstSolar公司位居全球首位,其生产的电池产品主要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而美国FirstSolar则以1.41GW的产量位居次席,同时它也是全球最大的薄膜电池生产企业,其电池产品主要是碲化镉薄膜电池;而日本夏普公司则以1.174GW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三,其产品结构中除了晶体硅电池外,也有硅基薄膜电池。在全球前7大组件企业中,我国占据有5席,而这7家组件企业总产量也达到7.87GW,约占据全球光伏装机量的45%。

    同时,从产能方面,在全球光伏市场的强劲需求带动下,这些大型光伏企业也纷纷扩产,全球产能将再攀新高。在光伏组件方面,中国无锡尚德2010年电池组件已达到1.8GW,而在2011年将继续扩产,预计将达到2.4GW。美国FristSolar公司则继续在越南、美国、马拉西亚等地继续新增生产线,预计到2011年,其电池生产线将达到38条,以目前每条生产线产能62.6MW算,其产能将由目前的1.5GW增长至2.3GW。而中国英利、天合光能和阿特斯也将分别由目前的1GW、1.1GW和980MW扩展至2011年的1.7、1.9和1.85GW,这7家光伏组件企业的总产能也将由2010年的8.58GW扩产值13.48GW,增长率将达到54.7%。

    在电池片方面,预计这10家电池片企业的产能将由2010年的12GW增长至2011年底的18.48GW,增长率达到54%,与组件的增长率有着惊人的相似。

太阳能电池

    电池组件企业抱得金人归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光伏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使得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降。

    2010年是光伏市场异常火爆的一年,光伏组件售价的不断下降,使得在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投资光伏系统有利可图,内部收益率甚至可达15%以上。特别是,众多系统集成商赶在德国等光伏补贴下调前安装,以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这使得对光伏组件的需求发生了跨越式增长。巨大的出货量使得这些企业在2010年赚得盆满钵溢,如美国FirstSolar公司的营业额达到25.6亿美元,一季度的毛率甚至达到49.7%。实行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由于在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其毛利率普遍比单经营某一环节的企业为高,如中国英利和常州天合公司的营收在18亿美元以上,毛利率在30%以上,而主要以电池组件为主要业务的中国尚德和晶澳公司,收入虽然也分别达到29和17.8亿美元,但其毛利率分别为17.4%和21.7%。

    全球主要光伏国家相继下调光伏补贴,为了保证系统集成有合理的内部收益率,需要电池组件价格不断下降,以满足光伏市场持续增长的需求。2010年光伏组件的售价数据显示,组件的价格与2009年相比,已经有明显的下跌,以无锡尚德为例,其晶硅电池组件的平均售价已由2009年的2.4美元/瓦降至了2010年的1.82美元/瓦,并预计在2011年仍将有20%左右的跌幅。截至目前,晶硅电池的售价已达到1.45美元/瓦,约合人民币9.5元/瓦。在生产成本方面,部分实行垂直一体化发展的企业,如赛维LDK,其组件的生产成本在2010年第四季度已经低于1美元/瓦,常州天合公司生产的晶硅电池组件,其非硅成本也已降至0.73美元/瓦。而美国FirstSolar公司生产的碲化镉薄膜电池,其生产成本已经降至0.75美元/瓦。相信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光伏市场竞争的加剧,这将使得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降,平价上网也将有望早日实现。

    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其他行业纷纷涌入

    鉴于光伏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大批传统集成电路及平板显示企业开始涉足光伏领域。

    光伏产业中游的电池片/组件工艺渐趋成熟,该环节已逐渐发展成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日益增加的组件成本下降诉求,全球晶硅电池组件制造企业加速向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地区转移。美国FirstSolar公司将除了继续在马来西亚扩产外,还在越南开设新的生产基地;美国的SunPower公司2010年除了增强其在菲律宾工厂的产能外,也与台湾友达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新的工厂;德国Q-Cell公司也已在马来西亚地区建立了电池片制造工厂;日本京瓷公司在中国和墨西哥建设的工厂也已于2010年投产。而我国台湾地区的光伏企业纷纷将电池组件制造业务往大陆地区转移,与此同此,为了避免国际贸易纠纷所带来的影响,中国的一些光伏企业也纷纷向欧美国家布局,无锡尚德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开设的30MW工厂已经投产,预计今年产能将达到50MW,明年年中将达到120MW。苏州阿特斯也在加拿大投资建立了一个产能为300MW的工厂。全球光伏产业的转移也使得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将更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鉴于光伏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及大半导体工艺的兼容性,大批传统集成电路及平板显示企业开始涉足光伏领域。台积电在2010年以62亿台币收购了台湾电池生产厂商茂迪2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其后又以16.5亿台币入股美国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厂Stion公司,并计划于2010年底在台湾建立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工厂。鸿海集团则计划投资20亿人民币用于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业务。由于平板显示技术的TFT沉积工序可直接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友达、LG和三星等全球最大的几家平板生产厂商,也开始进入光伏行业。这些传统的半导体厂商资金雄厚,凭借其在半导体制造技术、运营管理及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将会对当前的光伏产业格局造成影响。 

[1] [2]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