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称搭载第五代酷睿的产品即将上市。同时,发布会现场还展示了来自联想、戴尔、华硕、宏基、惠普等多款终端厂商的2合1产品。
全线产品获得更新
除14款酷睿产品外,奔腾、赛扬品牌也同步获得了更新。“从高端到低端,从酷睿i7到赛扬,全系列PC处理器产品同步更新,这在英特尔公司历史上属于首次”,英特尔中国区产品平台市场部总经理杨彬在发布会现场表示。
英特尔处理器的升级换代,是依据其着名的“Tick-Tock”策略。即一年更新制造工艺,缩小面积(Tick过程),下一年更新处理器架构(Tock过程)。此次发布的第五代酷睿属于制造工艺更新过程,这一代号名为“Broadwell”的系列产品全部采用了14纳米的制造工艺,较前一代处理器相比,芯片体积减少37%,但晶体管数量却增加了35%。
相较于上一代的22纳米架构,更精细的14纳米架构不仅带来了更小的体积,更低的能耗,也带来的性能的提升。具体而言,相较于第四代酷睿产品,第五代酷睿在3D图形性能上提升22%,在视频转换性能上提升50%,在电池续航时间上延长1.5个小时。
此外,此次酷睿系列搭载的显卡将支持4K视频的硬件解码。英特尔中国区产品经理刘岩表示,“硬件支持的4K视频解码,将使得播放4K视频时的CPU占有率由原来的40%-90%大幅降低为4%-10%”。此外,WiDi无线显示也将在这一代产品中支持无线传输4K视频。
在今日发布的这14款酷睿处理器中,有10款功耗为15W的处理器采用英特尔核芯显卡,4款28W的处理器采用英特尔锐炬显卡。
或成英特尔史上最迅速的一次代际更新
“随着第五代酷睿产品的全线发布,我们相信这代产品将成为英特尔史上普及最快速的一代产品”,在发布会后的媒体专访中,杨彬在对这一代产品的预期表现非常有信心。
英特尔品牌与市场策略经理何刚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之所以对第五代产品的快速普及这么有信心,可以从两个方面获得参考。一是,第五代产品在今年1月6日美国CES上首发之后,主流的OEM厂商有100款主流价位产品切换到第五代平台;第二方面是,第五代产品本身与第四代产品价格相同,但提供了更好的性能表现,同时与上代平台的兼容性,使得厂商非常有理由、也很容易切换到第五代平台。
事实上,无论是全线一次推出的快速,还是预计代际更新的快速,正是当下的英特尔所需要的。在不久之前,英特尔CEO科再奇在内部邮件中宣布将合并PC和移动处理器部门,组建为统一的客户端集团,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对于要在移动上打翻身仗的英特尔来说,将连续多个季度亏损的移动部门和常年盈利的PC处理器部门的合并,所带来的效果绝对不仅仅是免受财务报表压力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整体战略的协调。
合并之后,英特尔主要的芯片产品线将协调发展。除了酷睿为代表的PC芯片之外,还有平板和手机芯片也将协调起来共同进退。去年9月,英特尔发布了平衡移动性和高性能的酷睿M处理器,这一首款采用14纳米架构的产品,用于高端平板和轻薄二合一产品。而手机芯片SoFIA整合式Soc也将推出。
与新技术的结合更为紧密
而在芯片之外,英特尔对于当前个人计算产品思考则更多的落在了用户体验至上。为了打造更加直观、自然、身临其境的人机交互体验,搭载第五代酷睿的多款产品配备了英特尔实感技术,让“电脑”具有感知的能力(视觉、听觉、触觉等)。
借助内置3D摄像头,用户可以实现诸如手势控制、3D捕捉、人脸识别等功能。而借助语音助手,用户可以使用语音命令启动应用,让电脑回答问题等等。
产品方面,来自联想、戴尔、华硕、宏基、惠普等多款终端厂商的2合1、超级本产品将于近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