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随着模拟内容逐渐向数字内容过渡,新的视频监控应用模式应运而生。企业安保团队和信息技术团队需要不断加强合作,共同设计可满足更复杂要求的解决方案。举一个例子,尽管大约95%的视频监控I/O操作为写入操作,但大多数企业级存储系统都旨在加快读取速度,而写入速度经常会受到数据保护因素的制约。
写入应用与传统的读/写系统在规范方面有所不同。首先,与视频片段丢失 (footage loss) 相关的风险程度是此类存储应用客户需要加以考虑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他需要关心的因素还包括存储容量、分辨率和数据保护等。
选择哪种RAID等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因素的最终优先顺序。为了获得最佳存储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全面深入了解客户属于哪个层次以及可用的预算规模。
高端应用
高端应用需要全天候运行。因视频片段丢失而导致的风险极高,采用高端应用的机构(机场、监狱等)往往需要满足严格的规范要求,以保证数据完好无损。由于往往需要长期保存PB级(而非GB级)的数据,大存储容量要求至关重要的。视频流数量也较高,例如拥有100个摄像头的系统每周可生成超过30 TB数据。高端应用通常要求尽可能高的分辨率,因此比特率也较高。此外,由于内容一旦丢失即难以复制,因此不管成本多高,保护硬盘数据都至关重要。此类环境还要考虑另一个因素,就是存储系统在任何阵列情况下都必须能够保存视频流,这也包括在降级模式中或在重建期间确保最低性能水平。
RAID 6是确保全天候运行的最佳选择,其提供的双重奇偶保护能应对双驱动器故障,而且能够让管理员在数据遭到损坏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来更换故障驱动器。
中端应用
对采用中端应用的机构(企业、学校等)而言,视频流捕获故障的相关风险相对较低,但同时仍有较高的容量需求,以满足按需存档和参考视频片段的要求。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可能各有不同,有的可能需要较高的分辨率,而有的只需满足较低的视频质量即可。避免数据保护和驱动器出现故障仍然非常重要,但与高端应用的差异在于中端应用在重建阵列时可以接受少量帧丢失,当然这种现象应当尽量避免。
如果存档要求需要支持较高的数据可用性,那么RAID 6将是客户最好的选择。如果客户自身在现场有足够的IT人员来替换驱动器,或者说不一定必须确保长期全天候工作,RAID 5则更加适用,这相对于RAID 6而言有助于获取更高的净存储容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