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中国电子零件网 全球商人集结地 国际贸易商品城

企业总数: 10308 供应信息数: 212583 求购信息数: 705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直播jrs » 商情速递 » 正文

未来20年中国制造业仍将主导全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08  浏览次数:225
核心提示:  导语:国外媒体今天发表文章,对鸿海集团向中国内陆地区的战略转移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文章全文:  未来20年中国仍将主导

  导语:国外媒体今天发表文章,对鸿海集团向中国内陆地区的战略转移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文章全文:

  未来20年中国仍将主导全球制造业

  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制造商鸿海集团,正面临着大量劳动力工资上涨的压力。因此,该公司开始在中国的内陆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并期待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再维持数十年。

  鸿海集团计划在两座内陆城市附近进行投资,相关工厂将一共雇用50万名员工。作为苹果iPad等电子产品的制造商,鸿海将投资35亿美元在成都附近建立工业园。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希望该工业园成为中国其他大型企业的典范。

  投资内陆地区的背景是员工待遇要求的提高。这些投资也凸显了制造企业在中国沿海地区面临的挑战,包括鸿海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一连串工人坠楼自杀事件、此后郭台铭对工人工资的大幅度提高、以及丰田和本田供应商企业发生的罢工事件。

  鸿海对工资上涨的成功管理将有助于把全球市场上的苹果iPad、诺基亚手机、以及惠普打印机的价格维持在低位。而鸿海和其他企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低成本出口国的主导地位,从而抵御来自亚洲、拉美和其他地区的挑战——尽管中国在价值链高端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正在取得进步。

  鸿海集团在十几个国家拥有工厂,但郭台铭表示,由于中国先进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其他国家的工厂无法取代中国工厂的地位。在一次长达3小时的采访中,郭台铭表示,将继续在中国大陆进行大规模投资。他说:作为世界的主要制造业中心,“中国在未来20年内不会有对手。”  

     调低增长目标

  对于面临的挑战,郭台铭的应对方式是两个层面上的转移:一个是地理上的,另一个是理念上的。目前这两种转移都已经开始。他正迅速将鸿海的核心制造业从其传统基地——深圳的沿海经济特区——转移到其他地区。

  在深圳,鸿海的工人占其全部92万中国工人的一半以上。鸿海正在相对不太发达的内陆地区建立工厂,这些地区包括成都、武汉和郑州等二线城市,它们为富裕的沿海省份供应了大部分劳动力。在这些地区,工资水平往往只有沿海省份的2/3,甚至更低。郭台铭预计,鸿海50%的工人将在两年之内被迁往内陆地区,目前这一比例仅为20%。并表示,五年后,内陆地区工人的比重将达到66%。

  郭台铭预计,鸿海在中国的工人数量将进一步增长,最终将达到150万。与此同时,他正建立工业中心,雇用更多的当地劳动力。鸿海运营的包括生产线、宿舍、食堂、安保、娱乐设施和医院在内的综合性工业园将不复存在,郭台铭表示,鸿海不太适应承担如此广泛的责任。

  相反,鸿海开始让当地政府建设城镇,以便容纳鸿海的员工,同时承担起鸿海此前在公司内部提供的社会化功能。郭台铭在位于深圳龙华科技园的简朴的、水泥地面的办公室表示:“我们不只是将工厂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同时也采用了新的理念和观点。”

  由于鸿海的巨大规模,郭台铭的计划在中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郭台铭下个月将年满60岁,他于1974年在台湾建立鸿海,该公司之后主导了电子制造外包领域。除了为苹果生产iPad和iPhone以外,鸿海还为大部分世界主要电子企业生产个人电脑、手机、游戏机等,包括惠普、戴尔、诺基亚、索尼和任天堂。鸿海的营收比其十个最主要竞争对手的总和还要多。

  郭台铭表示,已经将鸿海的长期最低年增长率从30%调低至15%,但鸿海今年的增长率将远远超过这一数字。分析师一般认为,鸿海今年的营收将从去年的610亿美元增长至850亿美元,这是十年前的30倍。

  郭台铭说,在中国,鸿海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员工总数是全国第三,仅次于中国最大的石油企业和处于垄断地位的电网运营商,而这两家都是国有企业。

  内陆省份提供的机遇

  人们对鸿海集团的了解更多的是关于其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团,郭台铭的计划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向内陆地区的大转移。本周,深圳这个中国大陆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正在庆祝特区成立30周年。十几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努力将深圳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它内陆地区。

  这些年,中国政府建设了数万英里的国道、大量的机场、以及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系统,这大大增加了幅员辽阔的内陆省份的吸引力。去年,毗邻四川的重庆成为中国外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

  这样的增长让许多劳动者不愿意远离家乡去沿海城市寻找工作。据中国政府称,去年前往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减少了22.5%。

  上海麦肯锡高级合伙人米歇尔·王(Michael Wang)认为,这将导致沿海地区用工紧张。他说,“农民工会自己算账:如果我在重庆能找到事做,为什么还要去广东呢?”

  郭台铭几年前便已经开始投资内陆地区,但今年的跳楼事件促使他加快了步伐。龙华厂区连续十名员工跳楼自杀是鸿海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管理和公关危机。面对来自全球的严厉审查,媒体、官员的不断质问和客户的赔偿要求,郭台铭五月底搬进龙华厂区坐镇指挥。他把办公室安在一个单层小房里,并砌了一堵水泥墙,隔出一间卧室。以后的三个月,这位亿万富翁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郭台铭的高级顾问之一胡国辉说,郭台铭会见了约200名管理人员,并告诉他们要尽一切可能阻止自杀事件。他要求为所有的富士康宿舍楼安装防护网。当他后来看到防护网没有安装到位,他非常生气,并大骂其高级助手。现在,龙华科技园区近1平方英里的宿舍区建筑物都安装了防护网。公司还聘请了顾问,建立员工支持团队,并推出了一个拥有复杂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护理中心,以帮助监测要求援助的员工。

  最值得注意的是,鸿海已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减少了员工的加班时间而不减少他们的收入。十月份,深圳工厂装配线工人的最低基本工资将从原来的900元调升至2000元,相当于约295美元。郭台铭表示,他准备搬迁的原因部分是因为中国官员曾表示,计划将工人每月加班时间设定为36小时以内,而鸿海和其他工厂的加班时间目前都达到了80小时。

  在采访中,郭台铭表示,他对自杀“感到内疚”,而且他不否认自杀反映了恶劣的工作条件。他说:“我个人可以保证,没有人将因为工资低、工作量大、压力过大或富士康的管理模式问题而自杀。”他和鸿海的其他管理人员表示,许多试图自杀的人似乎是因为在遭遇个人困难时受到刺激引起的。

[1] [2]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