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中国电子零件网 全球商人集结地 国际贸易商品城

企业总数: 10308 供应信息数: 212583 求购信息数: 705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直播jrs » 焦点新闻 » 正文

三星急切收购或因销售数据下滑 塑料外壳被指廉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07  来源:电子互联网  作者:杨先生  浏览次数:45
核心提示:加拿大媒体Financial Post今日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三星在积极寻求收购或购买黑莓公司股份,而此前三星和黑莓公司已否认就收购进
  加拿大媒体Financial Post今日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三星在积极寻求收购或购买黑莓公司股份,而此前三星和黑莓公司已否认就收购进行接触。因为Financial Post是加拿大媒体,并且曾经率先报道过黑莓的内部消息,所以可信度较高。三星此前很少进行大规模的收购,而现在如此急切当原因可能是面临手机市场的竞争压力,数据显示三星去年市场份额和利润一直在下降。

    三星还是最大智能手机厂商 市场份额和利润连续下降

    调研机构Trend Force近日发布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包括:

    1.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67亿部,同比2013年增加25.9%;

    2.三星和苹果两家公司的出货量为5.18亿部,超过中国所有手机厂商的总和;

    3.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为4.534亿部,达全球出货量40%,不过同比2013年下降22%;

    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十的厂商中有六家来自中国,分别是联想,华为,小米,酷派,中兴和TCL。

    具体到三星的数据:

    1.三星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并且2015年也会是,不过预测中三星市场份额还将下滑。三星2013年占有32.5%的市场份额,2014年降低到28%,Trend Force预计2015年三星将占有26.6的市场份额,再次下降。三星月初发表预测称2014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下滑约37%,这是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

    2.三星的手机业务曾经为三星电子贡献了60%的利润,去年有个奇怪的数据让人印象深刻,三星和苹果占据了手机厂商109%的利润,因为统计中有黑莓、诺基亚、摩托等多家亏损厂商。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苹果、三星就占整个行业90%以上的利润份额,并从2012年开始,一直稳定在100%以上。当时三星的优势就在于出货量高,而苹果优势是定价高导致的毛利率高,三星此后提高了毛利率但出货量则一路下滑。

    3.2014年11月,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降至9%,排在第四位,落后于小米,联想和苹果。这显示三星在高端和中低端两个市场受到冲击。2014年1月的时候,三星还占有20%的中国市场份额,10月就降至13%,11月降至9%,超过一半的市场占有率蒸发,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三星曾连续10个季度占据中国市场的销量冠军,那也是三星最爽的日子。

    三星在智能手机领域风光不再的可能原因

    1 三星引领了智能手机大屏幕的潮流,不过因为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出现,三星高端的Galaxy系列销量加速下滑。2014年9月后,苹果在日本、中国和韩国市场都实现了大幅增长,甚至在三星的大本营韩国也挤压了三星的空间。还记得韩剧中人手一个的三星大屏手机吗?如果不是三星赞助,以后也许会发生变化出现iPhone。因为现实的情况是:2014年11月,苹果在韩国的市场份额升至33%,而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发布前只有15%。三星的市场份额从60%降至46%,“前浪”三星培养了大屏的使用习惯,苹果收获果实。

    2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在增长,在日本更是占据智能手机市场51%的份额。三星的中低端智能手机在中国面临多家厂商的更便宜手机的冲击,三星销量减少最多的在这里,中国本来就是拼杀最激烈的市场,三星的败局开始于失去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3 三星被吐槽的点包括:千年不变的设计,塑料手机外壳一直被指廉价,至少在高端不符合定位,但三星反应迟缓。

    三星的定价策略:刚推出的时候价格很高,但降价也快。这样可能来源于供货量上涨后的铺货策略,不过对于高端用户来说就会不爽,同样的高端手机,苹果的定价则常年不变,也就在升级后对上一代降价,苹果手机价格的波动更多来自于渠道。

    不过三星已经在反思,并且预期2015年将进行防守反击,利润下滑的局面也会改善,Galaxy新手机泄漏出来的情况看,三星突破了部分设计上和配置上的局限,不过定价策略尚未知。三星因为当年的布局,在手机芯片,内存芯片,屏幕等多个供应链上的地位不可动摇,但因为企业制度因素,内部整合不利。如果度过李在镕接班初期的动荡进行整合,也许能利用供应链优势取得价格和利润的优势。三星收购黑莓就是想进入利润丰厚的企业市场,并且通过黑莓的安全性提升自身的品牌,所以积极收购黑莓也不奇怪,至于最后掏出多少真金白银就拭目以待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